北京>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正月十六故宫灯会因不明原因临时取消?谣言,现场是这样的...

核心提示:20日晚上 “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正常进行,网上预约观众可按预约时间正常进入故宫参观,目前院内参观秩序井然。请广大观众勿信谣言。”

元宵佳节,想必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故宫“灯会”刷屏了。

故宫博物院供图
故宫博物院供图

然而,20日晚上,网上却出现了传言,称故宫灯会因不明原因临时取消。

啊?不少网友表示不敢相信,怎么会取消呢?

当晚,中新网记者向故宫方面求证,故宫也迅速辟谣:

“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正常进行,网上预约观众可按预约时间正常进入故宫参观,目前院内参观秩序井然。请广大观众勿信谣言。”

手机截图。平安北京通报
手机截图。平安北京通报

平安北京微博也及时进行情况通报,称:“今晚的故宫灯光秀活动正在按预定计划进行,观众正凭票有序入场参观,现场秩序良好。”

有网友说,声明很及时,买了票的朋友不用担心了,加油,会更好的。

中新网记者第一时间赶往现场,看到大量警察正在现场维持秩序。而神武门外,正循环播放提示。

“各位游客朋友,由于现场参观人员过多,西城分局民警再次提示大家:1.保管好个人财物,照顾好随行的老人孩子,礼让顺行,切勿拥挤,以免发生意外。

2.文明参观,不在参观通道长时间停留,不跨越栏杆,不到机动车道上行走或拍照。

3.为了自身和家人安全,不购买游商售卖的三无产品,参观结束后,听从现场民警指挥,迅速离场。谢谢大家的配合。”

刚欣赏完故宫“灯会”的游客对中新网记者说,里面虽然人很多,但是灯光很美,看得很开心。

摄影爱好者小孙特意带着单反夜游故宫。对他来说,在今天之前,拍摄故宫夜景算是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今晚算是圆梦了。”

事实上,从成功抢到票的那一刻,他就已经开始制定今晚拍摄的计划了。他背了一台相机、两个镜头,还带着一个三脚架。

不过拍摄难度也不小。“进场的时候就是人挤人,到了城楼上,好的拍摄机位更是要靠抢。”以至于背着的三脚架基本没有用上。

不过他觉得自己仍算是很幸运的。“我有几个一同玩摄影的朋友都没抢到票,今晚他们就只能在故宫外拍照了。”

还有姑娘专门穿着汉服来故宫看灯会,一边看灯会,一边趁机拍照片。她表示夜游故宫很“带感”,故宫很美,“灯会”很美。以至于她七点半进去,快十点才从故宫出来。

而在故宫外,也聚集了很多人,很多都是没抢到票的朋友,他们正在远远地拍照。

今年元宵节,故宫迎来了比以往更热闹的时刻。

故宫连续创下了多个首次,建院94年以来的首次“灯会”,首次在晚间对预约公众开放,元宵节晚上,“紫禁城上元之夜”的灯光点亮北京夜空,成为北京城“最耀眼”的景点。

午门城楼及东西雁翅楼用百、黄、红三种颜色装扮。太和门广场也变成了超大的夜景灯光秀场。故宫的“网红”藏品《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卷》也在“灯会”中展开画卷。

宫中的畅音阁戏楼持续上演着戏曲表演,神武门也被灯光点亮。

近600岁的紫禁城充满浓浓的节日气氛。

从宣布伊始,故宫“灯会”便受到了万众瞩目。18日凌晨开票,网友们便冲向故宫博物院的官网,网站一度被挤到瘫痪。

昨晚,第一场“灯会”结束,去了现场的朋友纷纷表示,太美了!

“沉睡几百年的故宫灵动起来,还真是美……”

“元宵节穿梭于灯火辉煌的故宫中,仿佛随时间一起在古今之间穿行,在感受古典魅力的同时,又能欣赏古典与现代的融合,让人流连忘返。”

“我永远爱故宫,一年去多少次都值得。”

当然,很多人还开始“拍拍拍”模式,并表示,九宫格完全不够。

其实,上元“灯会”只是个开端,故宫正用各种方式在向公众开放。

就如网友所说:“六百年的故宫,你是最美的网红。”

辛识平:创新“华灯”照亮中华文化

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灯笼挂起来,角楼亮起来,神武门红墙映诗,畅音阁清音绕耳,《清明上河图》流光溢彩……今年元宵节,故宫夜景在朋友圈刷屏,光影变幻之中,传统文化的蓬勃生命力扑面而来。

这是年近600岁的故宫带给人们的又一个惊喜。从不断攀升的游客数量,到走红市场的文创产品,从“紫禁城里过大年”,到赏灯“上元之夜”,故宫正在成为“网红”新地标,得到了公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也带来了丰富的文化思考。

文化创新,离不开一双发现的“慧眼”。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为文创设计、产品开发、媒体传播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御膳房”冰箱贴、“国宝色”口红、“贺岁瓶”饮用水等产品走俏,《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节目掀起收视热潮,无不因为深挖传统文化的“富矿”,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对接点,把准文化与生活的交汇点,点燃了潜藏于心的文化热情,满足了人们日益高涨的文化“刚需”。

创新是一束光,在大开“脑洞”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拉近“老古董”与普通人的距离。在虚拟现实“御花园”里赏鱼逗鹿,在沉浸式游戏里品味“绿水青山”,在全景影像里探寻文物的岁月痕迹,在数字博物馆里触摸敦煌的千年尘埃……

身处互联网时代,多种技术手段的运用,开启跨界融合之门,把历史“装进口袋”,让传统文化“青春定格”,为古典意象增添“时尚质感”,这是一种文化的生长。当抽象的文化符号变为可感的真切体验,当厚重的思想理念以新颖的方式传播呈现,传统文化就有了更多人情味和亲和力,更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历经数百年沧桑,在故宫仰望同一轮明月,我们依然能够感受那种穿越时空的亘古之美。赏如梦之灯影,发思古之幽情,照亮璀璨中华文化的,正是一盏盏光芒四射的创新“华灯”。(据中新网、新华社报道)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
责任编辑:何艳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网友还在搜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