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又出现了“叛逃者”。
这次,是特斯拉,而它的目的地,是中国上海。
7月10日,美国汽车企业特斯拉公司董事长兼CEO马斯克抵达上海,当天下午特斯拉与上海市政府签署协议,将在上海临港地区独资建设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超级工厂。
这是2012年6月22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弗里蒙特的特斯拉工厂,机器人手臂组装汽车零件。
这家预计2020年前后建成、年产量达50万辆的工厂,不仅将是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以外的第一家超级工厂,同时也将是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
协议签署当天,特斯拉股价应声上涨。
但就在市场对特斯拉这一决定给予乐观期待的同时,有些人却开始心情复杂了——
“美国制造”接连“叛逃”,特朗普罕见“沉默”
还记得半个月前“美国制造”哈雷戴维森“叛逃”时,特朗普的推特是什么画风吗?
当时,哈雷刚刚宣布将生产出口欧洲产品的工厂迁往海外,发飙的特朗普便连发数条推文,对哈雷的行为进行指责、控诉并发出威胁。
但这一次,面对马斯克的选择,一向以推特“治国”的特朗普却罕见地保持了“沉默”——昨晚至今,他共发出8条推文,只字未提特斯拉。
特朗普
一边是特朗普的“失语”,一边却是特斯拉毫无意外占据美国各大媒体版面的“热闹”。
“随着特朗普发动的贸易战升级,特斯拉宣布在中国开设第一家海外工厂。”美国《新闻周刊》10日报道说。
《新闻周刊》报道截图
很显然,尽管特斯拉在中国建厂并非临时起意,但在特朗普向世界发起贸易战的背景下,美媒有了更多联想和解读的空间。
“特斯拉跟随哈雷戴维森在海外设厂,以规避不断升级的贸易争端导致的高关税。”彭博社在报道中如是说。
报道称,由于贸易战导致的关税升级,对于一季度严重亏损的特斯拉来说,在中国设厂,可以缓解目前售价飙升所面临的困境。
彭博社报道截图
此前一天,特斯拉刚刚宣布将两款车型在中国市场的售价上调20%,被路透社称为“第一家为应对贸易摩擦而采取行动的美国汽车制造商”。当时路透社警告称:“其他汽车制造商也可能效仿,或者将大部分生产转移到中国。”
果不其然,特斯拉第二天就宣布在中国建厂。
虽然外界猜测纷纷,但周二的纽约股市用数字证明了市场对特斯拉前景的乐观——
在周二的纽约股市交易中,特斯拉的股价上涨1.24%,盘中甚至一度上涨近3%。
美国CNBC网站直接指出,特斯拉宣布在中国建厂是这轮股价上涨的直接原因。
印度媒体和网友不断呼唤马斯克:为什么不选我们?!
正在外界纷纷猜测特斯拉的选择对中美到底意味着什么时,《欧亚时报》网站10日的一篇报道却意外地提到了另一个亚洲国家。
“特斯拉无视了印度,转而和中国签了协议!”文章以此为标题,点明印度的复杂情绪。
《欧亚时报》网站报道截图
事实上,在马斯克要到中国建厂的消息传到印度后,印度网友们便开始不断地呼唤着马斯克,“质问”他为何没有选择印度。
同样感到失落的,还有印度媒体。
“这一决定相当令人失望。”印度DNA网站在昨天的一篇报道中直言不讳地说道。
但文章同时也不忘继续乐观期待:特斯拉已经去了中国,离印度也不会远了吧……
印度
事实上,这并非特斯拉第一次在印度成为公共话题。
在去年8月一篇题为“为什么想进驻印度的特斯拉决定再等一年?”的报道中,福布斯曾详细描述印度上下对马斯克的“狂热”:印度电商巨头和最大汽车制造商是马斯克的头号粉丝,印度总理莫迪对特斯拉已经表露出兴趣,而印度交通部则已经在其临港地区为特斯拉选好了厂区……
遗憾的是,这种“狂热”最终也没有让马斯克选择印度。
在部分印媒看来,这一选择并不令人感到意外,早在一个多月前与一名印度网友互动时,马斯克就曾在推特上隐约做了预告。
“我们很乐意去印度,不幸的是印度政府的一些规定非常具有挑战性……”马斯克说。
马斯克推特截图
为此,印度经济时报还曾不无怨念地写道:“印度一直在追求特斯拉公司,想让马斯克在这里建一家工厂,但亿万富翁马斯克并没有屈就。至少目前还没有……”
报道指出,尽管莫迪断言印度“已经废除了1400多项有碍经营的旧法”,但作为亚洲第三大经济体的印度仍然不是外国投资者的首选。
“虽然印度对特斯拉很热情,但特斯拉选择中国而非印度,是因为中国的制造能力和购买力都远超印度,中国的产业政策也有利于特斯拉的发展。”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会长张幼文对小锐分析说。
专家:中国更加开放的投资环境,正吸引更多“特斯拉们”
那么,为什么是中国?
在张幼文看来,特朗普呼吁制造业“回流”并发起贸易战之际,特斯拉仍坚持海外设厂,足见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之巨大。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也认为,包括特斯拉和哈雷戴维斯在内的一些美国企业之所以“不听特朗普的话”,是因为对它们来说,“来到中国市场则生,离开中国市场则死”。
当高额关税成为巨大障碍,“出逃”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种不得已的选择。
在美国社交网站上,网友们也直指特朗普声称保护“美国制造”,实际上却将就业机会拱手让给中国。
“特朗普奉行贸易保护主义,希望哈雷、苹果、英特尔等美国大企业回到美国,但企业是很现实的。对它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生存下来。”张燕生说,“尤其是当他们发现,贸易战大棒最终将挥向谁的时候。”
一方是不断保守的贸易保护,一边是不断敞开的开放大门,谁更具吸引力,一目了然。
“随着中国市场和营商、投资环境的改善,我相信外商来中国投资会迎来‘第二春’。”张燕生说。
你不知道的特斯拉上海建厂故事:广州南沙落选
最近“钢铁侠”伊隆·马斯克(Elon Musk)很忙。
7月9日,Space X创始人、特斯拉首席执行官伊隆·马斯克把研制的迷你“潜艇”运往泰国欲救援13名被困的泰国足球少年,少年们被及时救出,马斯克最后没赶上救援。7月10日清晨,马斯克发推称,“(设备)我们留在这儿了,以备不时之需。”
10日中午,马斯克出现在上海,参与一场重大的“签约”,特斯拉落子中国,将在上海建成超级工厂,这是美国之外的首个超级工厂。
11日,马斯克便转战北京。
然而,在上海与特斯拉签约背后,有广州市政府曾经努力争取过的“落选”。另据独角鲸科技了解,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厂预计2020年建成,主要生产售价大约30万元的model3系产品。
特斯拉如何打破产能魔咒?亏损的特斯拉拿什么建上海超级工厂?
▾
上海修改政策“抢走”特斯拉 广州落选
有关特斯拉在中国建厂的消息早已于今年初传开。
最初有消息爆出广州市南沙区将引入特斯拉,然而5月份被爆出上海将成为特斯拉正式落脚地。
7月10日,上海官方发布消息称,上海市政府和美国特斯拉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上海市市长应勇、特斯拉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伊隆·马斯克出席并共同为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和特斯拉(上海)电动汽车研发创新中心揭牌。
根据协议,规划年产50万辆纯电动整车的特斯拉超级工厂正式落户上海临港地区,这是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据悉,特斯拉公司将在临港地区独资建设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特斯拉超级工厂。
此前的一段时间,行业内曾传出特斯拉与不同地方政府协商落地汽车厂的事宜,上海市临港、广州市南沙区是传闻中争夺最为激烈的两个区域。
一位接近广州市南沙区政府的人士告诉独角鲸科技:“特斯拉不仅跟上海谈也跟广州谈,谁给的条件更优惠,就选择哪里。”另据财新网报道,为了延揽特斯拉,广州市南沙区专门筹备了一系列方案,命名为“T计划”,“后来机会被上海抢走”。
让特斯拉最终选择上海市临港或取决于以下原因:“南沙区希望引进的电动汽车厂将研发、运营等部门全部或者部分设在本地,但是特斯拉在中国设立的更多是生产工厂,而并非自主研发部分”,一位熟悉南沙区招商引资事务的人士告诉独角鲸科技。
该人士还表示,当时政策上对引进纯外资的电动汽车生产厂也有一定的限制,现在已经放开了,“外资(电动汽车生产)企业在经过发改委、工信部审批后,用一天时间就可以办理完注册手续。”此外,“特斯拉的要价比现在落户的企业更高”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6月28日,发改委和商务部共同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版)》,文件在原有规定“汽车整车制造的中方股比不低于50%”的基础上,增加了“除专用车、新能源车外”一项,为特斯拉在华投资清理了障碍。
此外,该文件还规定了“2020 年取消商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
上海市临港为了延揽特斯拉,也在外资是否控股等政策上做出了调整。
7月10日,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贯彻落实国家进一步扩大开放重大举措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行动方案》(下称:《方 案》)。《方案》提出上海市将争取外资新能源汽车项目落地,并称上海市将按照国家部署加快取消汽车制造行业外资股比及整车厂合资数量等的限制。这一点与上述熟悉南沙区招商引资事务的人士,所介绍的需要跨过的“政策上的限制”一致。
上述熟悉南沙区招商引资事务的人士评论称,“虽然南沙区的招商引资政策在整个广东算好的,但广东省在全国的(给企业的条件)并不算好,其他地区条件出的一个比一个狠,我们认为不健康不可持续。从对全国来讲,两个城市不应该竞争这个项目,竞争背后就是让利给对方(企业),对全国没有好处。”
“招商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希望主管部门可以做好引导,即使双方都让利,但最终还是达到吸引人、吸引企业、吸引发达产业的作用。”上述人士说。
上述熟悉南沙区招商引资事务的人士对独角鲸科技称:“虽然南沙区目前引进的企业在知名度上未必能与特斯拉比,但至少集聚了一批在南沙区实实在在地干研发(的企业),这是对中国自主创新的推动。”
不过,独角鲸科技联系上海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上述人士表示以官方新闻稿为准。
特斯拉在上海建超级工厂
成首家在华独资外国新能源车企
一位接近上海临港管委会招商引资事务的人士告诉独角鲸科技,特斯拉在中国上海设立的更多是生产工厂,有小部分研发。
而此前一位熟悉南沙区招商引资事务的人士告诉独角鲸科技,“南沙区希望引进的电动汽车厂将研发、运营等部门全部或者部分设在本地,但是,特斯拉在中国设立的更多是生产工厂,而并非自主研发部分”。
据一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更多是建立生产线,研发中心仍以美国为中心。
7月10日,上海官方发布消息称,规划年产50万辆纯电动整车的特斯拉超级工厂正式落户上海临港地区,这是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特斯拉公司将在临港地区独资建设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特斯拉超级工厂。
根据协议,上海市政府将积极支持特斯拉公司在上海设立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特斯拉子公司和电动车研发创新中心,推动创新技术成果转化,加快全球化发展进程,助推上海高端制造业发展,加快建设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
特斯拉公司还与上海临港管委会、临港集团共同签署了纯电动车项目投资协议。同时揭牌的特斯拉(上海)电动汽车研发创新中心,是特斯拉全球研发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从事电动汽车方面研发创新,将积极推动电动车创新技术成果转化。
这使特斯拉有望成为首家独资在华设厂的外国车企。此前,受中国汽车产业管理政策限制,特斯拉在中国建厂的计划一直未能落地。
6月28日,发改委和商务部共同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版)》,文件在原有规定“汽车整车制造的中方股比不低于50%”的基础上,增加了“除专用车、新能源车外”一项,为特斯拉在华投资清理了障碍。
此外,该文件还规定了“2020 年取消商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
而在此之前,今年5月10日,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TESLA MOTORS HK LIMITED(特斯拉汽车香港有限公司)100%控股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特斯拉中国区总裁朱晓彤。
该企业的经营范围为“从事电动汽车及零部件、电池、储能设备、光伏产品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转让,上述同类商品的批发、佣金代理(拍卖除外)及进出口业务,并提供相关配套服务,电动汽车展示及产品推广。”
特斯拉如何从年产10万到50万辆?
知情人士称主要生产model3
产能不足、提车时间等待过长等一直困扰着特斯拉。独角鲸科技查询特斯拉财报发现,2017年特斯拉车的销量仅有10万辆。
那么,年产能仅10万辆的特斯拉如何在两三年后支撑年产50万辆呢?
对此,多位接近特斯拉的内部人士透露,特斯拉在上海拿地建厂之后,将享受很多税收优惠,在上海工厂将主要生产目前售价3.5万美元(不含税)的model3,也就是说在华主要生产特斯拉中端品牌。同时,也将部分组装高端品牌modelS、modelX。
如果以当前10万的产能在2、3年后将产能提高至50万辆/年,这意味着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70%-125%左右。
“实际上,特斯拉产能增长也非常快。如果以2014年2.35万辆的产能为例,3年后的2017年产能已经达到10万辆了,照此计算,这三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65%”。上述特斯拉内部人士透露,如果照此速度,2021年投产时,特斯拉年产能也可以达到年产50万辆。
该人士表示,2018年特斯拉产能已经有所提升,将达到十几万辆。在上海建立首家海外超级工厂,“这是面向亚太地区,不仅仅局限于中国”。
“新能源电动车的产能受制于电池,目前特斯拉正在寻求解决方案,与丰田等合作提升新能源电池产能,未来新能源电池产能有望大幅提升”。同时,上述特斯拉人士表示,从产品品类来说,特斯拉此前一年10万辆的产能均为高端品牌modelS和modelX,其电池要求比model3更高,因此,当主要生产model3的时候,两三年后的产能达到50万/年是完全有希望的。
多位特斯拉人士表示,而且生产model3的产能目前正在解决,中国首批model3车主将于今年提车。就像丰田、大众等车企在进驻中国市场时,主要生产中低端车那样,而不是在中国主要生产高端品牌雷克萨斯,因此,未来的产能依赖于model3。
市场调查机构LMC Automotive的数据,2017年,特斯拉在中国销售了14,779辆电动汽车,大约占中国电动汽车市场3%的份额。同时,2017年,特斯拉在华营收额突破20亿美元,约占特斯拉总营收的17%。
一直亏损的特斯拉如何拿钱建厂?
2003年,马斯克遇到了狂热的电动汽车爱好者JBStraubel,并于一年后投资了特斯拉。随着创始人的推出,马斯克全面接管特斯拉。
在过去的14年中,特斯拉几乎一直在亏损。自2010年特斯拉上市以来,只有2013年第一季度和2016年第三季度实现了盈利。在特斯拉发布的2017年四季报中的资产负债表显示,特斯拉近年现金流流出一直在加大。而Model S和X的销量,在四季报都出现环比很大降幅,销售数量不到2016年四季报的一半。
独角鲸科技查询特斯拉财报发现,2017年特斯拉的亏损超过预期。截至2017年四季度,特斯拉经营现金流为4.3595亿美元,亏损19.61亿美元。
虽然马斯克在2011年说过公司不再融资,但不少分析认为,特斯拉仍将继续融资。
此外,根据Tesla Motors Club以及Teslastats Norway的数据,从去年10月份到今年1月份,估算的注册用户环比都大幅下降。而Model 3除了交付量,盈利能力也是一大关注点,因为产能一直没有解决,此前曾承诺到2017年年底完成1万个充电桩,目前建设进展还不到9000个。特斯拉的现金危机主要来自于Model 3产能问题,成本远远超过了预期,有评论称特斯拉基本“卖一辆亏一辆”。
那么,特斯拉如何拿出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投建新的超级工厂呢?
对此,特斯拉内部人士透露,特斯拉的现金流整体不错,但资本开支项目太多。目前卖车、开放预订等保持特斯拉的经营现金流。同时,虽然马斯克是一个不屈服于资本的人,但这不妨碍特斯拉的融资能力。
“毫无疑问,短期对于特斯拉的财务报表会雪上加霜,巨大的资本开支,将导致特斯拉亏损加剧,但长期来看,中国市场将给特斯来带来巨大的现就流量”。上述人士说。
最新消息显示,特斯拉从周二起(7月10日),针对北美地区(美国和加拿大)取消了“平民神车”Model 3的预订系统,任何该地区消费者都可直接网络下单。
《洛杉矶时报》解释称,这代表已经交了1000美元预订款来“排队下订单”的Model 3客户,如果还想下订单,预订金不能再被退还,直接转化为整车购买费的一部分,额外还需缴纳不可退还的2500美元作为押金。这些钱将用来帮助特斯拉解决无法量产的资金困境,也等于提供给公司的无息贷款。
截至北京时间7月11日22:30分,特斯拉的最新收盘价为319.07美元,总市值516.26亿美元。这一数值与其2010年6月底每股17美元的IPO发行价相比,上涨了18.77倍。
蔚来李斌:特斯拉未必能适应竞争
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如何看待特斯拉这个巨大的竞争对手呢?
“挺好的,竞争出英雄”。今日,吉利汽车某位不愿具名的负责人对独角鲸科技表示。
今日,有媒体报道称,针对特斯拉在华建厂的问题,刚从德国回来的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示:“加州温室里的花朵,到中国来未必能适应激烈充分的市场环境。我欢迎特斯拉到中国建厂,这证明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也给消费者更多选择。
但最终胜利一定属于中国汽车品牌。也许是蔚来,也许是其它企业,特别是新造车势力中,创业/创新成功的,会代表中国汽车企业取得胜利。”
公开资料显示,蔚来汽车从去年3月宣布与ADAS巨头Mobileye达成合作,并计划于2020年推出L4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据参考消息、新京报报道)
【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人民网 新华网 央广网 光明网 中国经济网 央视网 中国政府网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网信网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证券报 京华时报 环球时报 经济参考报 半月谈 北京周报 中国日报网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央电视台 经济日报 光明日报 求是网 解放军报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新闻社 国际在线 中国网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