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邪不胜正》原著里的北京前门,究竟是个什么门?

新华社照片,北京,2018年2月25日
   正月里来逛前门
   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邪不压正》原著《侠隐》不仅是一部有意思的小说,还是一幅老北京生活画卷。而出现在第一章里的前门,就是这幅画卷开始着墨的地方。

哪怕来个老北京,如今的前门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的地儿。市井气十足的延寿胡同、已成设计一条街的杨梅竹斜街、稍微远点儿的东琉璃厂胡同……历史积淀加上老瓶新酒,呈现出怀旧与颂新并存的,滋味复杂的新式胡同。

移居美国的张北海1990年写就的小说《侠隐》,其实是对北京这个他的出生地的还原和留恋。在这其中,“前门”是一个明确的地理位置,书的第一章便名为《前门东站》,稍列举一二:

“他(李天然)星期三那天在前门外果子市,实在忍不住,一口气买了一大堆沙果、蜜桃、石榴、葡萄、苹果”;

“在前门外鲜鱼口的‘都一处’,只点了个烧麦”;

“刚上了哈德门大街就改变了主意,叫了部车。这回他懂得规矩了,讲好一毛五去大栅栏。”

集正阳门城楼、箭楼与瓮城为一体,靠近天安门,前门一直是既市井又游客的地方。穿插在前门的胡同犹如这个城市的毛细血管,充满“地气”的同时,也面临着生老病死新陈代谢:街区卫生环境差、垃圾处理回收难、普遍居住空间狭小、房屋基础设施落后、居民无法整体搬迁、观光人群低端,和张北海书里的前门差远了。

于是,有人提出了“有机更新”,规模小又精致的家庭商业不一定被豪华公寓和跨国连锁商店取代。前门,尤其是大栅栏区块,理应是社会、历史、文化与城市空间脉络相互关联的地脉,不是千篇一律的钢筋水泥。

王燕就是其中一位先行者。

2012年,还在中建设计集团上班的王燕以工作之名对前门进行调研,租下排子胡同27号院作办公室。而这同时,她在前门还没过大牌坊的地方设计了一个看得见城市屋脊的星巴克,虽不足70平米,却让政府看到了“街区更新”的可能性,才有了后来扭院儿的腾空出世。

弧线、弯曲、加栅栏,在设计师韩文强的助力下,破旧的杂院扭动起来了。人们在院子里开派对、练瑜伽,在正厢房品茶、插花,而东西厢房又成了居住体验极好的客房。

过去是大杂院,现在倒讲究私密。隔音、景观、舒适,要比胡同体验这件事本身重要。也就是说,外人叫嚷着要来体验胡同生活,但前提是,要住得舒服,不可能是真的胡同杂院。

所以你会发现,作为老北京人生活陪伴的鸟笼、金鱼也在这里被“取缔”了。在王燕看来:“鸟笼、鱼缸是老北京人的活法,我们不懂,也不是北京爷儿,要放着反而成了表演方式,做作。”

身在胡同,但又高于胡同。

2017年夏天,香港人何佩珊从莫干山北上。

她喜欢前门的多姿百态,也被这种“不断更新,和合共生”的精神打动,

她会带朋友去杨梅竹斜街的咖啡馆喝一杯手冲,路上碰到快递小哥还能用港普愉快地打个招呼。咖啡馆对面就是建于1918年前后的青云阁,是一间综合性商业娱乐场所。

杨梅竹斜街还有一家网红餐厅,铃木食堂,做过攻略的小伙伴想去打个卡。何佩珊会在满足朋友拍照的同时,心里默默安排了几个备选,因为网红餐厅往往要排队。

说起来,杨梅竹斜街就是“国际设计周”的成功产物。2011年,大栅栏和北京国际设计周开始合作。此后每年都会有一次“国际设计周”,无论是“设计走进大栅栏”,还是“设计复兴大栅栏”“设计更新中国城市,设计点亮中国生活”,说的无非是老城复兴,城市更新,老城和首都文化。

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作“胡同剪映”的装置艺术,将剃头行囊中的剪刀、剃刀、梳子、镜、凳、布集约设计在一个可移动柜体中,植入公共地点,配合低消费的专业服务,重演老北京七十二行当之中的“剃头”,让居民或游客获得新的体验。

在这样的重复灌输下,杨梅竹斜街最先跳脱出来——如今的人们,会去兔儿爷的店里转转,再到末端的静一食堂吃一顿湖南菜,一路再逛逛本地手工艺者和设计师合作的个性小店。

但我们喜欢前门,还不完全是阳春白雪。我去北京的时候,何佩珊带我去了前门廊坊2条的四季民福。外地人吃全聚德,懂行的人吃四季民福,我不知道这句话是不是完整对,但四季民福真的生意很好。一店、二店挨着,生意都很好。

口子上是一家卤煮店,上午十点经过的时候还没人,溜达了一圈,不到半小时,排队也排到了几十米外。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梁晓雪把卤煮民谣化了,连我一个南方人也觉得热气腾腾的卤煮很治愈。

来源:澎湃新闻网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
文章关键词:
责任编辑:赵允智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网友还在搜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