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天从上海市教委获悉,上海推行文教结合制度6年来,已投入财政专项资金约13亿元,用于促进主流文化和高雅艺术校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传习、高水平学术期刊建设和学术出版发展等。
2013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做大文教结合平台,建立强有力的市级统筹机制,打破宣传文化和教育的“部门围墙”,用好双方的优势资源,实现以文促教、以教促文,双向服务、双向促进,6年来释放出制度创新的红利。
上海每年常态化开展250多场高雅艺术进校园、国家三大军乐团进校园等系列品牌活动,每年近20万人次师生现场欣赏高水平艺术演出,并为文艺院团不断锤炼优秀演职人员搭建起宽阔的舞台。
遴选建设73所上海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暨非遗进校园优秀传习基地学校,每校聚焦若干“非遗”传承项目并实现校本课程化,配套建立了“一个基地带动十所学校”的机制,辐射全市近50%的义务教育学校开展“非遗”传习传承。
6年来,上海依托文教结合机制已促使9种高校学术期刊进入“美国科学索引”(SCI)和“新兴资源引文索引”(ESCI)收录,7种高校中文学术期刊达到了相关学科全国顶级水平。
【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人民网 新华网 央广网 光明网 中国经济网 央视网 中国政府网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网信网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证券报 京华时报 环球时报 经济参考报 半月谈 北京周报 中国日报网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央电视台 经济日报 光明日报 求是网 解放军报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新闻社 国际在线 中国网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