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教师节来临之际,请给幼师多一点关爱!

2018-09-07 13:10 | 中国搜索

核心提示:​我国第三十四个教师节即将到来。近年来,随着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教师群体的待遇和地位不断提高,不过还有这样一个“隐形”的教师群体格外需要关注。

我国第三十四个教师节即将到来。近年来,随着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教师群体的待遇和地位不断提高,不过还有这样一个“隐形”的教师群体格外需要关注。

他们有教师之名却十分特殊:本身不在义务教育体系之中,收入大多比不上公务员,形象近来多与负面新闻相关。但是,他们的手上却呵护着每个家庭的宝贝,承载着上亿祖国花朵的未来。他们,就是幼儿园教师(以下简称幼师)。

6月21日,河北省饶阳县小哈佛幼儿园的老师指导小朋友制作小扇子。新华社记者李晓果摄

幼师到底算不算人民教师?

很多人认为,幼儿园老师不就是会点唱歌跳舞、会点琴棋书画就可以吗?实际上幼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孩子们与外界互动的基础,孩子们在幼儿园学习的是对生活环境的认知、与他人交往的方式、以及日常的生活习惯等,而这些却不能像中小学那样在试卷和分数上体现出来。

不得不承认,相比中小学校教师而言,幼师有其特殊性,但这份特殊性却并没有转化为来自社会的肯定,反而成了许多人不把幼师当成人民教师的理由。

在官方文件的表述中,经常出现“提高教师待遇”“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等字眼,却很少直接提到幼师,那么幼师究竟算不算是教师呢?这里可以很明确的告诉大家:是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四十条第三款规定,中小学教师,是指幼儿园、特殊教育机构、普通中小学、成人初等中等教育机构、职业中学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第十一条第一款也提到,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可以看出,幼师是应当取得相应资格的、名正言顺的教师。幼师这个概念,也应当是包含在教师中的。但由于社会上普遍采用“中小学教师”这个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误解的存在。

误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导致的对幼师群体的忽视,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人才缺口大、收入与压力不成正比、缺乏社会认同成为压在幼教与幼师头上的“三座大山”。

幼师缺口300万 不吃不喝也要培养11年

“全面二孩”已实施近三年,多地也出台鼓励生育政策,在养老和劳动力的双重压力下,“催生”之声四起。

据新华社报道,2019年开始,我国的幼儿人数将大幅增加,到2021年达到最大值。西南大学教育政策研究所曾经对缺口做过估算,到2021年学前教育阶段在园幼儿数将达到5750.82万,需要专任教师383.39万,保育员191.69万,教师总需求量575.08万。

按照教育部2013年发布的《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全日制幼儿园的教职工与幼儿的比例需达1∶5至1∶7,而2016年,这个数字仅为1∶12。从2016年到2021年,一共需补充超300万名教师,包括近200万名专任教师和130万名保育员。

300万人,拿什么去填补?

幼师资源的缺口,已经成了制约学前教育的一大短板。仅在上海,就曾出现100多名学前教育毕业生遭200多家幼儿园“争抢”的情况。

华东师范大学教学部教授吴遵民表示,按现在学前教育的规模,培养出这些教职工需要花11年,还不考虑每年新增需求和毕业生在其他领域就业的情况。通俗地说,就是“不吃不喝,也要培养11年”。

幼师缺口太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幼师门槛的降低,根据教育部《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规定,要实行幼儿园园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然而目前我国幼儿园“无证上岗”的情况依然十分普遍。

2015年11月教育部发布的《学前教育专题评估报告》显示,有幼教资格证的教师占比为61%,持非幼教教师资格证的占比为17%,无证教师占比为22%,农村地区无证教师比例高达44%。在某招聘网站关于幼师的招聘信息中,约有一半的企业在“招聘要求”一栏中并未提及需要教师资格证或幼师证。

除了“无证上岗”的问题以外,幼儿园对幼师的学历要求也相对宽松。

据教育部统计,2016年全国幼儿教师学历主要集中在专科水平,占总数的56.37%。而在广大县镇农村地区,高中及以下的幼师占更大比例。高学历幼师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2017年上海70%的幼师具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成为全国幼师学历最高的城市。

园里人在离开,园外人不想进

事实上,“不吃不喝培养11年”已经是相当保守的估算,幼师行业面临的另一个大问题就是人才流失严重。

“一个人带30多个孩子,中午顾不上吃饭;拿着两三千的微薄工资,两年下来6个幼师只剩俩……”23岁的重庆某民办幼儿园小班老师杨女士对《半月谈》记者表示,“我是喜欢孩子的,可是现在的投入和回报实在不成正比。”一个月工资拿到手还不到3000元,“连养活自己都难,更别提孝敬父母了。”

据《半月谈》2017年12月报道,北京等大城市的幼师收入约为3000—4000元,甚至低于同城小时工35元/小时的标准。有一位刚生完小孩的幼师说,准备请一个保姆,结果一问价格,比她的工资还高一倍。

据《半月谈》今年4月报道,25岁的黄慧刚从一家民办园跳槽到重庆主城一家知名公办园工作,在她看来,最大的问题是同工不同酬:公办在编教师享有国家财政全额拨款,缴纳住房公积金,退休后也有可观的退休工资;非在编教师的收入是幼儿园自筹经费解决,社保缴纳的标准也较低。

“其实待遇差只是一方面,遇到在职培训、职称评定、评先选优,还是在编教师优先,我们非在编教师基本没有什么职业发展前景可言。” 

根据教育部年度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幼儿园教职工381万人,其中园长和专任教师250万人,73%的教师未定职级。很多民办、农村幼儿园教师连教师资格都未能确认,更无从谈起评定职称的资格。

“大部分幼儿园每年大约会有20%~30%的教师流失,收费低、条件差的民办普惠园教师流失率更高。能安心工作3年以上,就算是老员工了。”幼儿园园长陈女士表示。

一边是大量幼师正在离开,一边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不愿当幼师。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院长张家琼对《半月谈》记者表示,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有很多被分流到亲子园、婴幼儿早教机构,还有学生选择做一些非专业相关工作,“从我们近几年的统计发现,真正进入幼儿园工作的毕业生不到一半。”

是保姆?还是老师?辛苦一天换来一声“阿姨”

相比微薄的收入,幼师们面对的压力简直是大到不成比例。

“说实话,幼师是一份很辛苦的职业,比小学和中学老师更累。”一位从事幼儿教育20多年的幼儿园园长对《半月谈》记者说,幼教工作对体力要求特别高,因为跟孩子说话、做游戏、铺床、叠被子都需要弯腰,时间长了轻则腰肌劳损,重则腰间盘突出,“我们园年纪大一点的幼师都有腰间盘突出的毛病”。

幼师的另一个职业病是吃饭不规律造成的胃病。上文提到的杨女士说,作为小班老师,中午开饭时几乎每个孩子都要一个一个喂着吃。喂完饭还要照顾孩子们午休,等他们睡着后要先把桌子都收拾了,再去查房、查班,中途基本上没有时间吃饭。

“每天早上7点就起床,课堂上要照顾一个班几十个孩子,下午要等到孩子离园才能结束,遇上家长接的晚的,就只能干耗着。”一位有着多年经验的幼师说,开会、公开课比赛、加班做环创(编者注:幼儿园环境创设)都是常有的事,有时候遇到上级来检查,全园都要加班到很晚。每天下班后也基本没有个人生活,因为还要和家长联系,发照片视频,处理家长问题等,“如果没解决好第二天家长还要来跟你扯皮”。

尽管工作很辛苦,幼师的教师身份却不被一些人尊重和认可。很多爷爷奶奶来接孩子,直接让孩子叫老师“阿姨”。“这可能潜意识里把我们当成了保姆,并没有觉得我们是正儿八经的老师。”杨女士说。

中国青年报2018年1月的一份调查显示,仅有不到一半(48%)的受访者认为幼师社会地位高,41.2%的受访者认为一般,1.3%的受访者认为非常低,9.5%的受访者认为比较低。与之相对的,国际经合组织2013年发布的一项调查则显示,中国教师的地位为全球最高。

中国教育报2015年一份调查则显示,31%的受访幼师想离职或已经离职,在离职原因中,排名前2的分别是“工资低”和“工作压力大”。而对于工作压力大的原因,跃居前两位的是“检查、考核繁多”以及反复提及的“工资待遇低”。

据《半月谈》报道,部分专家认为,目前幼教师资已呈“低水平死循环”的趋势:紧缺而无吸引力,导致不专业者滥竽充数,职业认同度越发降低,继而导致职业更无吸引力,紧缺问题难解决。

高压低收入致心态失衡 家长站在了幼师对立面

压力大、收入低,难免会导致幼师们心态的失衡。一位幼师说过,“作为一名幼师我最害怕的是,我们用隐忍和热爱扛过了所有的诋毁和误解,抗住了薪酬福利待遇带来的影响,却扛不住家长们的一句不信任的话,一个不理解的眼神。”

另一方面,家长们对幼师的要求却越来越高。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显示,关于幼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62.3%的受访者认为是能很好地与幼儿进行互动,61.1%的受访者认为是关心照顾孩子。其他还有重视孩子人格培养(54.9%)、启发孩子心智(47.6%)、有责任心和敬业精神(44.6%)、传授知识(43.2%)、有耐心和爱心(38.0%)、为人师表(36.9%)等。

高压力、低收入的职业特殊性,导致幼师群体产生严重的负面情绪,如若这些心理压力长期积压得不到合理的疏导和宣泄,极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北京师范大学2017年一项针对北京市50所不同体制幼儿园的447名教师进行的调查显示,虽然因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呈严重倦怠的幼儿教师只占约3%,但出现明显倦怠倾向的教师人数却达一半以上。按被调查教师所选题目的百分比排序,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依次表现为疲惫不堪(88.5%)、担心出事(86.7%)、焦躁不安(65.9%)和经常只想一个人呆着什么话也不说(65.6%)。关注幼师的心理健康,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为幼师“正名”,还需政策与市场双助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指出,要不断提高地位待遇,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事实上,工资待遇与社会地位是个相辅相成的关系,目前幼儿园尤其是民办园的教师没有专门的职称体系,只能遵从小学的体系,国家也还没有出台专门面向学前教育的重要法律法规。有专家认为,只有民办园教师拥有和公办园教师一样的工资待遇和职称评判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幼师群体待遇问题。

目前来看,我国学前教育经费尚有提升空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38866亿元,其中学前教育经费总投入增幅最高,同比增长15.48%。增幅虽高,但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所占的比重却很低。经过计算可以发现,2016年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占总经费的比重约为7.21%,而义务教育阶段的占比为45.29%。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学前教育非常重要。维持学前教育的发展,应当保证学前教育占整个教育经费的比例超过9%。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认为,应当通过生均拨款、专项补助等方式解决非在编教师待遇问题,要求将幼儿园教职工全员纳入社保体系。在教师编制问题上,鼓励地方政府通过采取核定编制、购买服务、区县统一招考等多种方式解决公办园教师编制不足,农村幼儿园教师短缺问题。

政策因素以外,借助市场的力量也可以有效解决幼师待遇问题。有一些地方性的小型幼儿园,出于种种考虑,并没有足够的动力来扩大办园规模,但还有一些幼儿园走上了集团化、连锁发展的道路,他们可以通过不断开新园的方式吸引大量幼师,并有能力在其内部建立起幼师的流动和晋升通道。这样做得好的幼儿园集团规模随之扩大,规范性和教学质量也会相应提高,家长也就随之愿意付出更高的学费,幼师待遇问题则可能会有所缓解。

从每到寒暑假就格外火爆的各种补习班可以看出,很多家长其实是十分舍得在孩子的教育上投资的,但目前整个幼儿园行业缺少标准,有些私立幼儿园有动力涨学费,却没有动力提高幼师待遇。要解决此问题,可以尝试引入幼师评级机制,让优秀的幼师获得更好的施教平台。

在幼师社会地位的问题上,无论是政策的推进,还是市场手段的助力,是在为幼师群体“正名”上添砖加瓦。作为孩子们在人生最初几年成长的老师,幼师们不该成为教师队伍中的“隐形人”,幼师的专业性理应值得全社会尊重和认可。广大家长们也应当对幼师多一分理解和认可。

最后,想引用一位老师的话:

加减法谁都可以教,但是幼儿园老师知道如何通过搭积木发展孩子的数学思维;

小草怎么画谁都可以教,但是幼儿园老师知道怎么呵护孩子的想象力;

不要打骂说教,幼儿园老师会告诉你如何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

你不理解的孩子的奇怪行为,幼儿园老师可以帮你找到心理学依据。【综合新华社、《半月谈》、教育部网站、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报道】

中国搜索拥有中央网信办批准的新闻信息采集、发布资质,转载本网稿件请注明来源为中国搜索!

责任编辑:赵磊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网友还在搜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