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咋整!老妈又被保健品广告骗了,老年人真这么好骗吗?

一盒“免费”鸡蛋

一场“专家会诊”

一次“体检赠送”

一声“爸妈”

……

在这些“暖心的关爱”中

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老人

很可能掉进了精心布置的消费陷阱

父母痴迷买保健品,

子女该咋整

案例

如今针对老年人的传销、虚假广告增多,他们假借电视购物、会议营销等之名,变着花样骗走老人兜里的钱,让人防不胜防。

案例1

8旬老太半年买16万元三无保健品 商家还邮寄来丰乳片

听信电话推销,陕西省汉中市81岁的退休教师王奶奶迷上了保健品。近半年来,她竟花了16万元买回一堆保健品。而这些保健品中,不仅有丰乳片等根本不适合老人使用的产品,而且经工商部门鉴定均为“三无”产品。

“为了不让她买保健品,我们都没收了她8部手机了,但还是无济于事。”王奶奶的女儿愁容满面地说。

案例2

老人2700元买的保健品其实就是糖

看到广告,长沙刘奶奶花了近三千元买了“中美双认证”的氨糖产品,到货后,老人却发现,产品和广告上说的完全不一样。该产品不仅没有保健品的“蓝帽子”(标志),也不是氨糖产品,产品类别明确写着“压片糖果”。老人再打电话过去,销售人员称“包装不一样,药是一样的”,要刘奶奶去找食药部门验货,并信誓旦旦,“假一粒赔一万”。

案例3

本想领个免费节能灯,可是后来不由自主地花了4000多

60岁的李阿姨已经退休了,在家无聊时在报箱里看到一张会议通知,上面说送节能灯,又说是“节能减排办公室”组织的,就决定去听一听。李阿姨心想,我只要捂紧钱包就行了,我不会买,我就是去领免费东西的。

到了之后第一天,主办方说购买产品当场返现,好多人花100元买蛋白粉,就能返还120元。第二天,还是这样的方式,买了当场返现,而且比第一天返的还多。第三天,主办方说一种金枪鱼油胶囊特别好用,对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都有帮助,而且当天只有4个优惠名额,500元一瓶,买了还能当场返现600元。

到了第四天,购买产品不能返现。现场接入了全国视频直播,厂家的副总说,这些胶囊只有在这个会上才能优惠买,买一瓶送三瓶,还送很多赠品,赠送的电饭锅还是大牌子。到了这个时候,李阿姨有点心动了,心想金枪鱼油胶囊就算吃不好人也肯定吃不死人,就花了近4000元买了一盒胶囊,主办方送了一枝野山参和一只貔貅摆件,还有其他一些赠品。

就这样,一个看起来金光灿灿的貔貅摆件,被说成“开光足金”;一盒几十元买来的野山参,被包装成抗癌神药;一款金枪鱼油胶囊,说是治疗高血压“圣品”……持续四天的会议销售,让不少老年人心甘情愿为这样的“六件套”买单数万元。

评判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切身感受,儿女亲戚连劝带说:这可是骗局啊!爸妈们怎么也不信。老年人为什么这么容易上当?“银发收割机”缘何屡屡得逞?

各方说法

案例1中,汉中市工商局汉台分局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中心主任藏宏杰说,经过调查,冯女士的母亲王奶奶通过一本非法刊物上的广告联系上一家保健品销售公司。而该公司销售人员通过“关爱老年人”为名头,用嘘寒问暖、甜言蜜语、小恩小惠等手段,通过电话向老人销售保健品、药品。每次销售保健品,该公司都是通过快递公司送来保健品和药品,并代收货款。“对方只有电话,送货走的是快递,查起来也很难。”。

他提醒老年人购买保健品、药品时,应先咨询医疗机构,看是否需要、是否适合,还可到工商部门“验明正身”,做到理性科学消费。

案例2中,食药监相关人员介绍,保健食品必须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此外,只要是保健食品,一定要有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审批认证的保健食品标志,获批产品外包装标注“国食健字”字样,也就是俗称的“蓝帽子”。

食药监提醒,老年人购买保健食品时,一定要认准“蓝帽子”,要到正规商店、药店购买,不要相信保健食品包装或广告中宣称的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也不要参加保健品讲座、培训、旅游、集会等活动。

案例3中,因在经营活动中开展虚假宣传、夸大提供商品的性能,侵犯消费者权益,上海定元实业有限公司被上海市工商局查处,没收违法所得145万余元,并处以145万余元罚款。

北京君泽君(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英占认为,现有法律法规对于会销类虚假宣传欺诈行为的认定,缺乏明确规定,监管部门掌握的一些案件线索证据,往往因达不到立案查处标准而无法处罚到位。建议对相关法律法规中虚假宣传及欺诈的定性进一步明晰,同时行政机关应从重从严处理违法经营者。

方法

在一场场“坑老”骗局中,老人为何屡屡受伤,抑或心甘情愿被忽悠?与保健品推销员之间拉锯式的战争,仍在许多家庭持续上演。

揭秘保健品的套路

这么多老人上当,保健品的套路,让很多老人毫无抵抗力。

老年人多数存在对健康的焦虑心态,容易被暗示,主观上愿意相信一些保健品的所谓功效。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心理暗示的催眠场,让老人特别相信某一产品的功效,以及所有相关的说辞。

焦虑,是骗子的最爱,上当受骗,从来都是如此。

年轻人焦虑赚钱,容易被传销骗,老人不焦虑钱,焦虑健康,就容易被保健品骗。

第一招:诱

以免费量血压、邀请参加免费体检的名义接触老人,借机询问电话号码家庭地址等个人信息,然后进一步纠缠。

第二招:吓

用或真或假的数据,恐吓老人加剧对自己身体状况担忧,然后介绍自己推销的产品,虚构治病效果。

第三招:哄

组织老人免费体检、旅游,打亲情牌,在情感的感召下,让老人上当。有的平素节俭的老人碍于面子,最后只能购买价值不菲的保健品。

保健食品消费提示

购买保健品时,清醒头脑最重要

老人需正确认识保健品,保健品不是药品,没有治疗作用。长期服用可以改善机能、调节身体状况,但是不能治病。

如果还是需要购买保健品时,务必要弄清楚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请认清保健食品标志。保健食品产品外包装上有蓝色草帽样标志,标志下方为批准文号和批准部门。不要购买无保健食品标识的非法保健食品。

每个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只能对应一个产品,消费者可以登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www.cfda.gov.cn)“数据查询”栏目查询产品的真实情况。

其次,应仔细阅读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按需购买。看清楚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含量、保健功能、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食用方法及食用量、注意事项、保质期等相关信息。

最后,要索取、保存发票、小票。一旦出现侵权情形,尽快拨打12345,向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举报,维护自身权益。

一旦中招怎么办?

消费者一旦上当受骗,该如何维权呢?

1、向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举报

利用会议、网络非法营销保健食品,给食品、保健食品变换包装,涂改生产日期以次充好,消费者一旦发现上述这些违法行为,可拨打12345电话举报。

2、可以依法要求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3、涉嫌犯罪的要及时报案

如果发现商家的保健食品,具有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应当保留好相关证据并及时报案。

不让骗子钻空子,家人要做到这几点

老年人的善良,为骗子提供了可趁之机,可你是否想过骗子拿着“关爱”的幌子为何屡试不爽?

做子女的应让亲情围绕父母

随着年龄变老,身体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老人们会过度自身关注健康,可以说这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

一些老年人宁愿相信保健品营销人员,也不相信自己的子女和执法人员。这说明,作为老年人的子女、家人或亲朋好友,介入得太晚了,在平时的生活中对他们的关心也不够,才被骗子抢了先,钻了空子。

1、做儿女的有时间要多陪在老人身边,让老人不再孤单,让骗子无可趁之机。

如果老年人子女和家人平时多关心一下他们的生活,多了解一下他们的思想,通过现实案例让他们提前了解保健品营销常用的伎俩,也就等于是提前在老人心里筑起了一道安全防线,那么他们上当受骗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

2、子女要多和老人交流探讨,不要直接批评、指责老人的做法。劝说老人时,耐心了解老人内心的需求。

3、子女多带老人进行正规的体检,听正规的健康讲座,让老人真正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让老人感受到子女把他们的健康当回事,让父母觉得自己被亲情围绕,被儿女所需要。

4、正确的引导老人,找到适合他们并且是他们喜欢的事情。比如,参加社区唱歌、茶话会的活动;或是为他们报老年旅行团,让他们看看外面的世界。

小编最后提醒

如果你都没有卖药的了解你父母,你说他们信谁?

作为子女,

多抽出点时间去陪伴自己的父母吧!

如果你也有不知道咋整的难题

请随时向人民网微信提供线索

通过消息框回复:咋整

来源:人民网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
责任编辑:王焱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网友还在搜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