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校园欺凌并不遥远 别让孩子孤军奋战!

2018-11-14 15:01 | 中国搜索

核心提示:这些只是冰山一角,大部分欺凌根本不会出现在公众视线里,因为大部分孩子会选择沉默,而大部分学校和家长根本意识不到这是“欺凌”。

“我很早就已经死过一次了,这次只是再死一次”

2018年1月18日,广西北海一名初一女生跳楼自杀。

这位从广东转到该校5个月,全学年成绩排名第一的女生,

在她的遗书及字条中把死因指向了校园欺凌……

这个女生并不是第一个因校园欺凌而自杀的孩子。

2017年,内蒙乌海市第二中学一个男生长期遭遇校园暴力,家长向学校反映,校方推脱说只是学生打闹,并称受害学生情绪稳定,最终男生上吊自杀。

2016年,青海省海东市一名初中学生陶成鹏,不堪同学的欺凌,喝农药自杀。

你真的了解校园欺凌么?

面对校园欺凌,大部分孩子会选择沉默,而大部分学校和家长根本意识不到这是“欺凌”。事实上,校园欺凌,不只是简单的殴打与暴力。

所谓的校园欺凌,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校园欺凌”即“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不是只有身体的殴打才是欺凌,精神上的伤害,也是校园欺凌的一种方式。近日,广东省教育厅等13部门联合出台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实施办法(试行)》,其中规定,给人起侮辱性绰号也属欺凌。

可是,我们往往关注更为暴力的肢体冲突,而对无形的,精神上的欺凌熟视无睹。比较轻微的肢体攻击往往被认为是“小打小闹”,辱骂、当众嘲笑和网络上传播八卦可能被当做“开玩笑”,而社交排斥则被看成“孩子之间的小矛盾”或是被孤立者“人缘差”。

中国网表示,相比于肢体上的暴力冲突,直接言语欺凌和间接欺凌发生的频率更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一项针对全国28个区县10279名初中生的年度追踪调查显示,有49.6%的初中生遭受过语言欺凌,37.7%的初中生遭受过社交欺凌,14.5%的初中生遭受过网络欺凌,而遭受身体欺凌的初中生为19.1%。

校园欺凌离孩子比你想象的更近

有些人似乎认为,只有成绩不好的、不起眼的孩子容易受欺凌,甚至将被欺凌视为个体无能的表现。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北师大二附中语文教师何杰认为,缺失“感同身受”的教育,是校园欺凌问题频发背后的重要原因,“如果不重视共情能力的培养,而只看重学生的竞争结果,那么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会结出恶果”。

红网表示,欺凌有个渐近的过程,先是找茬、试探,看你怎么应对,如果应对不当,就可能被变本加厉地欺负。只要想挑刺,什么都可以成为理由——成绩不好,成绩太好,长得漂亮,长得不漂亮,新来的,陌生的口音,陌生的脸,你瞅啥?

校园欺凌大多与小团体有关。这些校园小团体有的只有几个人,有的成员众多;有的藏在班级内部,有的跨年级甚至结交社会人员。成年人或许觉得幼稚,但这些半大的孩子却在认真地模仿着成人社会,依据想象和影视剧的演绎学着“勾心斗角”“扩张势力”。

校园小团体是如此普遍,摩擦也是如此常见,在这样的环境下很难置身事外,很多孩子即使没有成为被欺凌的对象,也总会面对试探或挑衅。

出于某些考虑,他们不一定会跟家长或老师提起。但他们需要精神上的支点,最好来自家长,让他们知道自己无论何时身后都有一个靠得住的人,这样,他就不再是一个孤独的“战士”,就有了应对的方法和力量。

校园欺凌需要防患于未然,家长如何有效预防孩子卷入欺凌?

1.注重创造积极健康的家庭环境,为孩子提供处理问题的正向榜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和良好的交往能力,并且对孩子在学校中的情绪、交往等有足够的关注。

2.家长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言行,采用温暖、民主的教养方式,减少批评、指责、打骂等方式,与孩子意见不一致时要一起讨论,而不能压制和要求孩子绝对服从。

3.家长自己遇到受人欺凌、遭受委曲等事件时,要减少敌意归因,尽可能采取非攻击性解决方式,理性评估攻击反应的后果,选取更合理的反应策略。在实施反应时要学会“等一等”,为孩子树立起理性处理事情的榜样。

4.构建和睦的亲子关系,让孩子能够轻松、真实地和家长交流自己的情况,及时化解孩子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减少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和受欺凌的行为,即使受了欺凌也愿意与家长沟通讨论,防止更严重事件的发生。

5.营造非攻击性的环境,多理解、接纳孩子,减少批评,与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让孩子能安全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男孩子最好有一项擅长的运动或爱好,不仅能充分发泄过剩的体能,还会学到新技能,更能明白怎么控制愤怒情绪。

6.重视孩子同伴交往的需要,鼓励孩子多参加班级集体活动,提升孩子应对冲突和矛盾的能力、同伴交往的能力和自主应对挑战的信心。

遭遇校园欺凌时,孩子应该怎样应对:

作为家长又该作何应对:

最后,希望家长确保孩子随时都能拥有这样的精神支点,因为当他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家长和老师并不总能看见。(单冀玲)【综合中国网、红网、济南日报等媒体报道】

中国搜索拥有中央网信办批准的新闻信息采集、发布资质,转载本网稿件请注明来源为中国搜索!

责任编辑:单冀玲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网友还在搜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