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中国火箭离超越“猎鹰重型”还有多远?
回答:
中国搜索为您推荐以下答案:
“猎鹰重型”的发射,是“太空奇迹”还是“难称壮举”,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国家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为你解读。
一问:运载能力多大算得上“超重型”火箭?
“我认为起飞重量2000吨以上、近地轨道有效载荷在100吨以上的火箭才算重型运载火箭。因此,‘猎鹰重型’不够格”。
龙乐豪表示,历史上重型运载火箭的代表是美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使用的“土星5号”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118吨。此外,苏联研制的“能源号”运载火箭也属于重型火箭。“虽然‘猎鹰重型’在现役火箭中是载重量最大的,但还是算不上重型运载火箭,更谈不上超重型。”
二问:“猎鹰重型”的助推器回收技术前景如何?
据悉,“猎鹰重型”的一级助推器部分由3个模块并联组成,其中两台外挂助推器均为回收利用的“二手货”,这种“二手”火箭再利用被龙乐豪认为是“猎鹰重型”最大的技术亮点。龙乐豪表示,两个外挂助推器均为重复使用,证明这种模式已经接近稳定。“虽然其中央助推器海上回收失败,但这条路已经走通了,可回收技术假以时日肯定会更加完善。”
三问:“超重型”火箭发射的难度在哪里?
“猎鹰重型”另一个受到关注的技术细节是其装备的27台“梅林”引擎同时点火,马斯克本人都表示,这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龙乐豪说,“猎鹰重型”起飞重量大,起飞时需要足够大的推力。
在较难增加单台发动机推力的情况下,SpaceX公司只能选择用增加发动机数量的方式弥补推力的不足。“发动机台数过多不一定是好事,火箭的可靠性会受到影响,因为复杂的系统不如简单的可靠”,龙乐豪表示,“当然,多引擎也可为火箭飞行在一定条件下带来推力容错度。”
“猎鹰重型”的最大意义在于推动大型运载火箭向低成本发展迈出重要一步,也开辟了运载火箭不同于航天飞机的重复使用新途径。
“‘猎鹰重型’更加‘接地气’,兼具可靠性和性价比,其开辟的这一道路是值得称赞的。”
四问:未来,中国重型火箭的研发有哪些规划?
事实上,中国也正在紧锣密鼓研制重型运载火箭“长征九号”,未来将实现近地轨道有效载荷140吨,远超“猎鹰重型”。
龙乐豪表示,“长征9号”的预先研究工作、技术攻关、方案论证都在进行中,也有一些初步进展,只待国家正式立项。
“以中国现有技术,立项后10年之内研制成功是完全可能的”,龙乐豪表示,“根据当前世界各国的动态看,‘长征9号’如果按计划实现,到时有可能是世界上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之一。”
目前,NASA正在建造的太空发射系统(SLS)运载火箭,Block1型、Block1B型和Block2型的近地轨道有效载荷分别为70吨、105吨和130吨,均低于“长征9号”。
“重型火箭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龙乐豪表示,未来人类建造空间太阳能电站、深空探测、太空移民等都离不开重型火箭。“重型火箭是面向未来的科技,它决定了未来人类能在太空走多远。”(据环球时报)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人民网 新华网 央广网 光明网 中国经济网 央视网 中国政府网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网信网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证券报 京华时报 环球时报 经济参考报 半月谈 北京周报 中国日报网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央电视台 经济日报 光明日报 求是网 解放军报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新闻社 国际在线 中国网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