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真·满门忠烈:一家六口奔赴战场 两个儿子壮烈牺牲

2021-02-08 17:21 | 中国好故事

核心提示:拿出当年儿子从战斗一线寄来的信,看上一遍又一遍……从雾鬓云鬟到白发苍苍,王昌群的这个习惯已延续30多年。

多少年了,每每想起儿子,母亲王昌群还是会泪流不止。

拿出当年儿子从战斗一线寄来的信,看上一遍又一遍……从雾鬓云鬟到白发苍苍,王昌群的这个习惯已延续30多年。

拒绝平庸

投笔从戎血染疆场

15岁参军的王昌群,先后参加解放西南、剿灭匪患、保卫边疆等任务。

1955年,她服从组织安排与丈夫一起扎根边陲,为建设边疆、发展边疆作贡献。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西南边境战火燃起,她主动请缨担任支前慰问领队,丈夫是前线指挥员,女儿和女婿参加救护队,两个儿子也义无反顾奔赴战场。

王昌群的大儿子名叫刘光,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后,他参与战斗并立下战功,后被提拔为排长进入南京外国语军校学习。学成毕业后,刘光放弃了留校,也不愿意留在云南省军区机关任职,而是坚持要回到边境前线作战。

1981年12月5日,本是刘光的轮休日,但他放弃休假,带着两个工兵班长和通讯员又出去执行巡逻任务。越军在他们巡逻的要塞埋上了地雷阵,他立即命令侦察队隐蔽,并告知大家自己学过排雷,一会儿自己先上。当他成功排除两颗地雷后,一旁的工兵班长过来帮忙,谁知踩中地雷,刘光也被爆炸冲击波掀倒在地,直接碰到了另一颗地雷壮烈牺牲,年仅22岁。

“经过参战,我更明确了生与死的意义。一个人与其老来平平庸庸地死去,不如现在为了祖国的尊严,血染疆场!”这是刘光给母亲留下的最后一封信。

满门忠烈

保家卫国前赴后继

刘光牺牲时,正值小儿子刘明服役期满,部队已宣布他退伍,得知哥哥牺牲的消息后,刘明决定不退伍了。

他写信回来告诉父母,他决定继续留在部队,并写下了请战书,要求奔赴前线。

“我这样做绝不是头脑发热,能为祖国而战,为民族尊严而战,我就是死了,也感到无比地高兴和幸福……”

1984年,刘明所在的尖刀连尖刀班担任主攻老山的作战任务,刘明是尖刀班班长。

战斗打响后,刘明作战十分英勇,当排长牺牲后,他带领部队继续往前冲,顺利拿下老山,他也被记为二等功。可是,越军在随后的反扑中攻势十分猛烈,刘明为了掩护战友未能及时撤离,壮烈牺牲,牺牲时还不到22岁。

血性是军人的脊梁,就在小儿子刘明牺牲13天后,在野战医院当外科医生的二女婿又提交了上前线的申请。女儿刘丰过来劝慰王昌群:“妈妈,你看两个弟弟牺牲,我们的家庭多痛苦。妈妈让他去好了,多抢救一个伤员,多减轻一家人的痛苦。”

在那场保卫边疆的战斗中,父亲刘斌担任局部方向前线指挥员,母亲王昌群参加支前服务队,二女儿刘丰时任转运伤员队护士,二女婿时任医疗队军医……10年间,全家6人上战场,两人牺牲!

“大儿子爱弹吉他,爱吹口琴”,“二儿子爱说话,爱打抱不平”。多少年了,每每想起儿子母亲王昌群都会泪流不止。

翻开刘光的日记,就仿佛阅读着那个青年的一生。他的日记里写道:“这里没有鲜花,没有歌声,到处是荆棘茅草和乱石,有时终日被浓雾笼罩,阴雨连绵,寒风凛冽……但是我乐意生活在这里,因为它是祖国的山河。为了国家的安宁,为了民族的尊严,我愿自己的一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

是啊,正是有这样的满门忠烈,才换来现在的国泰民安。

王昌群常说:“作为母亲,我非常痛苦,我永远想念他们。但如果现在还有战争,要需要,我的孙子大了,我也要支持他去,保卫国家是人人有责。今日慷慨洒热血,他日红花遍地香。”

向伟大的英雄母亲致敬!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解放军报、昆明日报等报道)

文章关键词:
责任编辑:顾凡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