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被中国人收养的外国弃婴,坚守新疆60年终成顶尖科学家

2021-04-14 17:41 | 中国好故事

核心提示:常有人开玩笑猜他是美国人或德国人,他总会笑着更正,“我可不是老外,我是如假包换的中国人,外裔中国人。”他把中国称为“祖国”,祖国给了他生命,他便将整个生命,都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来。

眼窝深陷、鼻梁挺直、银发微卷的外表,任谁看了这幅“洋面孔”都会犯糊涂,更好奇他的身世。

常有人开玩笑猜他是美国人或德国人,他总会笑着更正,“我可不是老外,我是如假包换的中国人,外裔中国人。”

他把中国称为“祖国”,祖国给了他生命,他便将整个生命,都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来。

他,就是中国地质学的泰斗级人物——李忆祖。

中国夫妇收养外国弃婴

起名大有深意

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一个白皮肤婴儿在天津的一家教会医院出生了。

“我只知道自己1938年出生在天津,从没见过亲生父母,后来被养父母带回北京,在北京长大。”对于李忆祖来说,养父母便是那时世上唯一亲人,“没有任何资料,不知道亲生父母究竟是哪国人。”

1938年,不到一岁的李忆祖被养母抱着在家中留影

来到北京后,养父母为他取名为“忆祖”,教他永远不能忘记自己的“根”,这句话也被他永远记在了脑海。

儿时的李忆祖

养父母竭尽所能地给予,把他当亲生孩子去对待。正是这种不计回报的付出,使李忆祖的心里埋下了一颗名为“中国”的种子。其实那时的他就已经有了清晰的认知,得知自己并非纯正的“华人”,但他还是非常坚定地说:“我长大以后一定会回报祖国、回报父母。”

直面质疑坚持支援新疆

“立的直站的稳,有自己的骨气”

长大后,李忆祖考上了北京地质学院。这所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八大学院之一,是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成绩优异的他,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工作,这让很多人艳羡不已。

名校的学历,稳定的工作,良好的生活条件,他未来的人生应是一片坦途。然而他却两次打报告,坚决要求去支援新疆建设。

1962年,和李忆祖(二排左二)一同进疆的北京地质学院的同学在乌鲁木齐红山顶合影留念

那时的新疆荒凉而贫瘠,条件非常艰苦,很多人对他的做法表示不解,甚至有人恶意揣测,认为他这个“外裔”,一定对祖国和人民怀有“异心”。

面对这些质疑,李忆祖坦然应对:“我学的是地质测量与找矿专业,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有着很多地质勘测的空白点,更蕴藏着数不清的矿产资源,这正是祖国工业建设迫切需要的。我只有深入到一线,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这是李忆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从那以后,他就与西北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成为地质工作的专家,成为西北的一张“活地图”,都是从1961年开始。那一年的李忆祖23岁。

养父过世得早,独自把他抚养长大的中国母亲,非常不愿意李忆祖离开身边。但一直教导儿子要“冻死迎风站”、“立的直站的稳,有自己的骨气”的老人家,考虑到年轻人报效祖国的心愿,还是同意了。

直到多年之后,李忆祖才知道,自己走后,母亲大病了一场。

“疯”老头“侠气”刻在骨子里

“把美丽的新疆介绍给全世界”

在新疆,李忆祖跑遍了阿尔泰山、昆仑山、天山。地质工作不是游山玩水,非常累,经常还要风餐露宿,有时候爬完山,李忆祖感觉自己身上酸痛得动不了,可只要一到山顶,望着雄浑的大山和广阔的大漠,他会不自觉吟诵起杜甫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那种劲儿又回来了。

李忆祖身上是有股“疯”劲儿的。他喜欢听评书“七侠五义”,从小就爱看武侠小说,对他来说,这股劲儿可能叫作“侠气”更贴切些。

50多岁时,他和同事各骑一辆摩托车,从乌鲁木齐出发骑行到天津,历经45天,途经十一个省、自治区。“开始时脖子很疼,但坚持几天就适应了。”

70多岁时,他又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一档节目的录制,与年轻人组成的摄制组一起去海拔四千多米的雪山拍摄。爬上冰川,山路险峻。下山时尤其惊险,只能一步步很小心地挪下来,脚都冻麻了。他心态十分放松,还跟年轻人说笑:“这配上果汁就是刨冰!”

赛里木湖、魔鬼城、火焰山、冰川奇谷……他翻山越岭,带领摄制组,走遍新疆的艰险奇美之地。

当纪录片播放出来时,李忆祖看着画面中的自己,忍不住笑道:“这个老家伙啊,一定是疯了!”

回想这段经历,李忆祖却一点也不后悔:“拍下这些美景,不单中国能看到,世界也能看到。我特别想把一个真实的、美丽的新疆介绍给祖国,介绍给全世界。”

扎根新疆60年,对李忆祖而言,新疆早已是他的第二故乡,他说,新疆的好人太多,善良的、心存关怀的人也太多,他对这里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

时至今日,83岁高龄的李忆祖,仍然活跃在教育一线。

他为此感到骄傲和满足:“我这一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情,但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我应该做的、想要做的。我生在中国,长在中国,理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更好地回报祖国。”

风沙在他脸上留下的沟壑

并没有改变他的“洋面孔”

亦如他的中国心

历经岁月

永不改变

(综合人民网、中国新闻网、中国文明网、澎湃新闻、北洋之家等报道)

责任编辑:顾凡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