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道>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连续丰收多年今年全国夏粮却减产了,国人的饭碗还端得牢吗?

核心提示:连续丰收多年,今年全国夏粮却减产了,中国人的饭碗还能否端得牢?粮农卖粮难和惜售现象并存又意味着什么?针对近期粮食焦点话题,记者采访专家进行分析。

资料图

新华社8月16日消息,连续丰收多年,今年全国夏粮却减产了,中国人的饭碗还能否端得牢?粮农卖粮难和惜售现象并存又意味着什么?针对近期粮食焦点话题,记者采访专家进行分析。

粮食生产不再一味追求产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25个夏粮生产省份调查,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为13872万吨,比上年减产306万吨、下降2.2%。

夏粮减产来自播种面积和单产的双下降。具体而言,因单产下降减产了220万吨,因面积减少则减产了86万吨。

单产下降的原因主要是老天爷没怎么帮忙。去年秋冬种时河南等地的持续降雨导致部分麦田播期推迟,今年清明前后黄淮海等小麦主产区又遭受大范围大幅度降温天气,影响了穗粒数形成。进入灌浆收获期时,安徽等地的长时间阴雨天气不仅影响产量形成,还导致小麦出芽霉变,降低了品质。

而播种面积减少更偏重人为原因。国家统计局农村司高级统计师黄加才分析说,各地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减少夏粮播种面积,增加花生、蔬菜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此外,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政策的实施,也促使新疆更多农户倾向于扩棉减麦。

尽管如此,2.2%的减产幅度并没有改变全国粮食持续丰收的态势。事实上,从2004年到2017年我国粮食生产创下“十四连丰”稳定增长奇迹的这一时期,在2010年、2016年和今年,都曾有过夏粮产量比上年略减的情况。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我国粮食生产正在向更绿色和更可持续方向转变。不再唯产量论英雄,这才是粮食生产中的重大变化。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说,今年华北和新疆塔里木河地下水超采区调减小麦面积200多万亩,西南西北调减条锈病菌源区小麦70多万亩;节水小麦品种面积达20%,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

小麦购销减少的同时优质小麦需求旺盛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统计,截至8月10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4004.9万吨,同比减少1968.5万吨。这引发了市场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关注。

小麦收购大降,主要是受天气灾害导致小麦质量下滑和收储制度调整的交叉影响。农业农村部市场司司长唐珂分析说,小麦购销不旺原因有三:

对部分受自然灾害影响而品质不达标的夏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六部门上月已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积极妥善处理超标小麦等问题,避免出现农民“卖粮难”,并建立长效机制,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在质量差的小麦购销清淡的同时,质量好的小麦价格却一路上涨,农民惜售心理较强。唐珂表示,随着小麦最低收购价的首次下调,市场机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优质小麦需求旺盛、价格上涨。

优质比例提升正是当前我国粮食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的体现。今年市场紧缺的优质强筋弱筋小麦面积占30%,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

中国人的饭碗仍将主要装的是中国粮

采访中专家普遍认为,今年夏粮仍然获得好收成,为全年粮食丰收及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既得益于中央高度重视粮食和农业生产,也得益于各地各级农业部门坚决贯彻中央部署,强化措施,努力稳定和优化粮食生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持续丰收,产能站上6000亿公斤新台阶,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的自给率均超过98%,中国人的饭碗里主要装的仍是中国粮,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如今,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47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高47公斤。

根据农业农村部今年的种植业工作要点,稳定口粮面积仍是粮食生产中的首要目标,提出要坚持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完善粮食收储政策,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

同时,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种植结构,积极发展优质稻米和强筋弱筋小麦,力争稻谷、小麦等口粮品种面积稳定在8亿亩。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同时表示,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需要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加快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今后该出口的尽力出口,该进口的主动进口,这是明确的政策导向。

麻辣财经:夏粮减产要“屯粮”?农民还怕“卖粮难”呢!

原标题:麻辣财经:夏粮减产要“屯粮”?农民还怕“卖粮难”呢!

最近,一个知名财经公号发了一篇文章,特别吸引眼球。

文章提到“有个朋友和我说,他已经开始屯粮了,还包括狗粮,因为他家养了狗。”“另一个朋友和我讲,还好自己家里有几亩田,实在没办法了,还能回家自己种种地。”

朋友之间怎么说、怎么讲都不是问题,人们往往不当真,也不是很关注。但文章接下来的这个结论,很是令人吃惊:“粮食在中国的第十五个丰收年,将要迎来各种大幅减产。”“尤其是河南,收购779.4万吨,同比减少965.6万吨。简直是扛起歉收的大旗。”

麻辣哥长年跑农业农村报道,看完文章感觉整个人都不淡定了:中国粮食将迎来大幅减产?河南扛起了歉收的大旗?这么大的事麻辣哥居然一点都不知道!再说,如果农业真出现什么问题,国家应该早就作出安排部署了,“民以食为天”肯定要高度重视。然而,中央对下半年经济工作提出的“六个稳”里,并没有提到要“稳农业”。

实际上,文章里给出的结论,跟大家的日常感受也完全不同。这些年我们国家粮食连年丰收,粮价也是比较稳定的。甚至为了解决农民“卖粮难”,避免重走重蹈谷贱伤农的老路,十几年来国家一直对主产区稻谷、小麦、玉米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怎么可能会突然出现粮食短缺,从卖难转为要“屯粮”了呢!

那么,今年夏粮是丰收了还是歉收了?我国粮食安全形势究竟如何?咱们一起来看看真实情况。

河南“扛起歉收大旗”?真相是拿了“双料冠军”!

7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全国夏粮生产数据,2018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3872万吨,比2017年减产306万吨,下降2.2%。今年夏粮总产量下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播种面积有所减少,二是单产有所下降。其中,夏粮产量因面积减少而减产86万吨,因单产下降而减产220万吨。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高级统计师黄加才分析,夏粮播种面积减少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有的地方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减少夏粮播种面积,增加花生、蔬菜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比如,河北部分地区由于地下水严重超采而采取休耕政策,减少了小麦种植。

二是上年秋冬播期间部分地区遭遇持续阴雨天气,江淮等部分地区水稻不能及时收割腾茬,影响了小麦播种。

三是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政策的实施,促使新疆棉农种植棉花的积极性提高,更多农户倾向于扩棉减麦。

至于夏粮单产有所下降,主要是受天气的影响。小麦秋冬播、拔节孕穗期、灌浆收获期间,一些地方遭遇了气温偏低、降水偏多、日照不足的情况,影响了作物生长导致减产。

今年夏粮总产量虽有所下降,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个仍属于较好收成。为什么这么说?因为2017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052万吨,属于历史第二高位。跟历史第二高位相比略有下降,这一收成还是不错的,跟“大幅减产”完全不挨边!

那么,是不是河南“扛起歉收的大旗”?河南人民表示,完全是无中生有,这个锅不能背!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全国夏粮播种面积小幅减少的情况下,河南今年夏粮播种面积为5770.1千公顷,较去年反而增加了5%;河南夏粮总产量722.74亿斤,位居全国第一。河南夏粮产量比去年增加了1.7%,占全国夏粮总量的26%。

对于河南夏粮产区来说,部分麦田秋冬播期的推迟以及拔节孕穗期间的降温,对单产造成了负面影响。但即便如此,河南夏粮单产依然达到6262.8公斤/公顷,超出国内其他省份位居第一。

看到没?河南作为产粮大省,不是“扛起歉收的大旗”,而夺得了夏粮总产和单产的“双料冠军”!

这样的成绩,是农民兄弟汗珠子摔八瓣,辛辛苦苦种地换来的。居然还有人兴风作浪颠倒黑白,良心真的不会痛吗?

仔细分析,这篇文章是将粮食“收购放缓”的数据,当成粮食减产歉收了。收购放缓有关部门也给出了解释:一是国家收购标准提高了,二是今年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的启动时间推迟了十多天,三是市场化收购扩大了。这三个因素“碰头”,导致今年大量质量偏差的小麦达不到最低收购价收购标准,销售价格偏低,购销进度偏慢。

为防止出现“卖粮难”,河南等主产省已出台了促进小麦收购的有关措施,预计后期收购进度会上来。

从上面可以看出,夏粮丰收已成定论,无论收购快还是慢,都不存在粮食短缺的问题。当前不少地方的工作重点,仍是要防止出现“卖粮难”。真要是有人愿意出高价囤点粮,帮农民解决卖粮难,那绝对欢迎啊!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民以食为天。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一旦没了粮食,或是粮食不够吃,那是什么样的一种状况呢?绝对不可想象。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地端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中。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是中国农业政策的基石和底线。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5年保持在1.2万亿斤以上,成为国民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压舱石,为国家粮食安全进一步夯实了根基。

夏粮占全年粮食的四成,夏粮丰收,全年粮食丰收就有了底气。夏粮丰收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开局的亮点,同时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深厚基础。

党中央一直把“三农”问题当作“重中之重”,坚持不懈重农抓粮,农业农村发展才有现在来之不易的局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才有现在来之不易的基础。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然而,多年的粮食增产丰收,有的地方对抓粮食也有点掉以轻心,似乎抓粮食不那么重要了,甚至认为“自己一不小心就让粮食又丰收了”。于是,在结构调整上,自觉或不自觉地放松了粮食生产,经济作物种植代替粮食作物种植的苗头,也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出现。对于这一情况要引起高度重视,也需要我们保持清醒头脑。

对我们这样一个泱泱大国来说,粮食生产既是经济范畴,也是社会范畴。对农民来说,粮食生产是生计;对国家来说,粮食生产是社会稳定的基石。粮食生产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加强。

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深入推进,农业发展从追求规模数量到追求高质量发展;同时,农业发展方式正在发生新的变革,从粗放到集约,“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正在注入波澜壮阔的粮食生产之中。新时代的粮食丰收,是结构调整前提下的丰收,是农产品供给从粗放到精准的丰收,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可靠的丰收,是满足消费者对美好新生活追求的丰收。这样的粮食丰收,还远远不够多。(据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报道)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
文章关键词:
责任编辑:何艳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网友还在搜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