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2月11日报道 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2月7日发表英国海外发展研究所发展战略与金融研究团队负责人杰西·格里菲思的文章称,应该消除美国对世界银行的束缚,启动任人唯贤的、透明的程序来选择下一任行长,这样才能应对日益增多的全球挑战。
美欧“瓜分”行不通
作为国际体系中权力最大和最重要的职位之一,世界银行行长的提名期已经开启。许多评论人士认为,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提名人选将会稳操胜券。但历史和当前地缘政治环境表明,情况可能并非如此。
文章称,基于二战后美国与欧洲各国政府达成的一项非正式协议,美国挑选了之前所有12任世行行长,而作为交换条件,欧洲人负责挑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负责人。不过,分析认为这种瓜分国际金融体系最高职位的过时做法可能即将结束。
首先,国际组织领导人的遴选过程普遍越来越注重任人唯贤。例如,所有人都以为,2016年会“轮到”东欧集团挑选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但经过几轮公开投票,联大选出了西欧和其他国家集团提名的前葡萄牙总理安东尼奥·古特雷斯。
文章称,特朗普政府曾在类似情况下碰过壁。去年,该政府提名领导国际移民组织的候选人肯·艾萨克斯在第二轮投票中被淘汰出局。自1951年以来,该机构首次选出了非美国籍、资质好得多的葡萄牙人安东尼奥·维托里诺。
美提名人选遭质疑
文章称,近年来,世行行长一职本身也越来越具有争议。最近一任行长金墉在2012年为角逐这个职位而接受面试时,人们普遍认为他的表现不如其他两位候选人——那两位都是前财政部长和国际舞台上的重量级人物。但在奥巴马政府的坚决支持下,金墉才设法得到了该行执行董事会的认可。
文章认为,这次可能有所不同的第二个原因是特朗普政府提名了一个特别不合适的候选人:戴维·马尔帕斯。作为贝尔斯登公司破产时的首席经济学家,马尔帕斯没有预见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来临。此后,他通过政治任命进入了美国财政部。他没有在发展中国家工作的丰富经验,而且曾公开怀疑多边主义的好处——而多边主义恰恰是世行存在的理由。
第三,发展中国家和欧洲国家政府有可能结成同盟,支持任人唯贤的遴选过程。文章称,政府间组织二十四国集团中的发展中国家将像上次一样,推举挑战美国的优秀候选人。目前已经在为几位重量级人物造声势,所以问题在于其他发达国家(尤其是在董事会代表比例过大的欧洲国家)是否仍然会支持美国。
文章认为,欧洲政府是时候走上正确道路了。他们应该宣布,他们将不再坚持挑选IMF总裁(这也是向必然发生的事情低头),支持世行行长职位的最佳候选人。他们应该牢记2005年的经历。当时,他们默许了美国政府任命不称职的保罗·沃尔福威茨担任世行行长的愿望,然后花了两年时间试图除掉他,最终在2007年获得成功。
强调“发展中国家经验”
优秀候选人是什么样?文章称,董事会的遴选标准包括一些要点。被提名人在管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公共组织方面应该具有公认的领导才能和经验。他们应该支持多边主义,为世行提出明确的战略构想,并且展现强有力的外交、沟通和管理技巧。
文章认为,在该董事会的标准中,明显遗漏的一点是对发展问题的深刻理解。鉴于世界银行只在发展中国家开展业务,这个缺失的类别应该而且将会在此次的遴选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马尔帕斯缺乏国际发展方面的经验,与得到二十四国集团支持的重量级候选人相比,他会显得非常不够格。
文章认为,世界银行已经到了紧要关头。现在是时候启动任人唯贤的、透明的程序来选择下一任行长了。幸运的是,董事会上次采取了几项重大举措,尤其是对几位候选人进行面试。然而,过程并不透明。这一次,面试应该公开进行,或者应该要求候选人在各种公共论坛上为自己的记录辩护。而且,就像联合国秘书长的遴选过程一样,执行董事的最终投票结果应该公开记录在案。
文章称,下一任世行行长将面临艰巨的工作。鉴于全球挑战日益增多,该机构将不得不进行重建以适应新的时代,只有真正任人唯贤的透明流程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人民网 新华网 央广网 光明网 中国经济网 央视网 中国政府网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网信网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证券报 京华时报 环球时报 经济参考报 半月谈 北京周报 中国日报网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央电视台 经济日报 光明日报 求是网 解放军报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新闻社 国际在线 中国网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